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美日「密約」現形,日本更不透明

多年來,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大陸軍事發展必不會少的口頭禪是「不透明」。
近來日媒論說的“公式”大多如下:中國2009年或2010年的國內總生產(GDP)就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經濟大國,而伴隨著經濟實力增長,軍事實力也會「膨脹」(日媒喜歡用負面用語形容),國防經費自1989年到2009年,連續21年呈2位數成長,今年也會不停地「擴軍」,創設太空軍隊,10年後完成組建航空母艦艦隊,朝外洋海軍發展,似乎要「挑戰」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乃至印度洋的威勢。中國欠缺透明性的增強軍事實力,使得東亞的未來也飄逸著「不透明感」。
日本老愛說中國軍事發展「不透明」,也成了其保守派欲修改憲法,讓自衛隊變成可擴大軍事行動,有主動攻擊能力的正式軍隊的藉口。然而,日本自詡為高度民主國家,事事透明,就真的透明了嗎?

「傳聞」變成事實

2009年8月30日,日本眾議院選舉,民主黨大勝,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下台,9月新上台的鳩山政府,由岡田克也外相決定下令聘請「有識之士委員會(主席是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調查「傳聞」已久,關於美日之間是否有核武密約的問題。從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事證陸續浮出檯面。
事實上,美國的機密外交檔案是25年後解密公開,因此,早在2000年美方已證實有此事,而當年擔任日本佐藤榮作首相與美方溝通談判的密使、前京都產業大學教授若泉敬1994年的著作『他策ナカリシヲ信ゼムト欲ス』(文藝春秋)也已抖出此事,但日本自民黨政府依舊睜眼說瞎話,硬是不承認,直到政黨輪替,真正換了政權,真相才慢慢現形。
2009年12月1日,前外務省美國局長、現年92歲的吉野文六在東京地方法院作證,1972年美日協議,美國將琉球(沖繩)「歸還」給日本時,確實訂有密約,日本允諾負擔400萬美元的美軍基地復原費,和600百萬美元的短波廣播中繼設備遷移費;其實,雙方還簽了密約,日本負擔的金額遠比公佈的多。當年揭發的一干記者,包括前『每日新聞』的西山太吉在內,共有25人,有的被逮捕、起訴、定罪,有的丟了飯碗。

佐藤是諾貝爾級的大騙子

最精采的是,2009年12月22日,附上日期1969年11月19日,上下都有「TOP SECRET(極機密、最高機密)」字樣,當時的日本佐藤榮作首相和美國尼克森總統簽訂的核武密約──允許美國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可再度攜帶核武進入沖繩(琉球)的文件(「合意議事錄」,即會議協商記錄)也找出來了,其中有下面的幾段內容:

「美國有意在歸還沖繩行政權給日本之前,撤走所有核子武器」
「美國為了有效擔負起在遠東,包括日本的防衛,凡遇上重大緊急狀況之際,美國政府在與日本政府事先協議下,有權再度攜帶核武進入或通過沖繩」
「美國現存核武的地點有嘉手納(美軍基地)、那霸、邊野古及Nike Hercules部隊」
「(美國)總統與首相製作兩份此協商事項,僅保存在白宮和首相官邸」

文尾有尼克森和佐藤的全名親筆簽名,證實了美日間確有「(秘)密約(定)」存在。此前,自民黨當政時代,日本外務省官員皆(奉命)矢口否認。
極為諷刺的是,從1967年12月起,佐藤將「非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攜帶進入」像推銷「政治理念」般喊得震天價響,讓日本更像個「和平國家」、反對核武的國家,日本所有媒體亦由此延伸,以後屢屢「理直氣壯」地批評擁有、發展核武的國家,如今世人才驚覺,實則佐藤自己從1969年就打破了自己所定的原則,既欺騙了日本國民,也誆騙了國際社會,不是嗎?
然而,偏偏佐藤竟因此榮獲197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回首歷史,佐藤難道不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大騙子?諾貝爾級的大騙子?
佐藤和尼克森簽的協議文件 還不是收藏在政府的檔案(或機密檔案)裡,而是由佐藤家收藏著──佐藤榮作次子、前運輸大臣佐藤信二的手裡(協議明記只在白宮和首相官邸各持有一份,可是,佐藤首相用過官邸之後,文件竟被帶回佐藤家的私宅書齋,日前在桌子的抽屜裡被發現),有一些文件且已遭銷毀,跟二次大戰戰敗軍國主義政府盡可能的銷毀侵略罪證有什麼差別,本質是相同的。
3月上旬「有識之士委員會」公佈的調查內容,研判「佐藤和尼克森所簽的協議文件在佐藤家的私宅裡發現,佐藤生前未告知其他家人,外務省等政府機構也沒有這份文件」,應是「尼克森為了要說服對自沖繩撤出核武並不積極的美軍才做成的」,因而,「佐藤以後的歷任政權並未繼承此一協議吧!」該文件沒有拘束力,於是,認為「不能說是密約」,這確實有很大模糊的解釋空間,一切推說「外務省等政府機構沒有這份文件」來閃躲,但美國白宮有相同一份尼克森總統簽字的文件,這麼說會不會太牽強?對尼克森不盡公平?

日媒替佐藤緩頰、辯護

另一點,佐藤為了先再度快快由美國手裡併吞琉球,和美國簽訂欺騙國民和國際社會的日秘密約定也在所不惜,這種手段和心態是不是很辛辣、很恐怖呢?國際社會跟日本打交到要小心了。
何況,有一就有二,日本在別的國事、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或其他事情上,是不是也有「密約」或類似性質者?
在鳩山政府進行調查美日「密約」時,保守派媒體頻頻表示,擔憂在追究的過程中,會造成美軍嚇阻核武能力的戰力和效率下降,損害美日「軍事同盟」,而敦促外務省邀請來負責調查的「有識之士委員會」能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而好好地檢視締結密約的原委。強調在外交談判裡,會有秘密是必然的。「為了維護和對手國家的信賴關係,避免對相關人士產生壞的影響,許多資訊是不能馬上公開的」;因應事態變化,保持軍事彈性是國防安全的真諦等等。簡言之,就是在柔性替佐藤緩頰、辯護。然後再扯美國軍艦、核子潛艇1991年已撤走戰術核武,當前很難設想美軍再運載核武進來,但就中長期來看,近鄰(即暗指中國、北韓)有核生化武器,那麼,似乎佐藤如此做也不為過!
又說,美國是否「歸還」沖繩,牢牢關係著佐藤的政治生命,佐藤也要求美國撤走在沖繩的核武;佐藤和尼克森簽訂關於發生戰爭時,允許核武進入日本領域的秘密約定,是因為日本國民根深蒂固地對核武敏感,在東西方冷戰的背景下,顧慮承擔防衛日本義務的美國戰略,這是「苦澀」的政治決斷,為了實現美國能歸還沖繩,不得不如此的狀況,將佐藤描繪得很「悲壯」,以降低簽核武秘密約定的事實和衝擊。

運作核武入日表裡不一

還有一節,1960年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時,日本外相藤山愛一郎(1957〜1960年)與美國駐日大使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Ⅱ,是著名駐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的姪子)簽名的「討論紀錄」──秘密協議,及廣義的「密約」,顯示雙方認可,美國軍機飛來、美國船艦進入或停靠日本領海、港灣,雖然根據「美日安保條約」,若運載有核武是要事先協議的,但他們商量好,實際上,不在事前協議的範圍內――換言之,就是弄個空門,讓美軍攜帶核武進入日本領域。1963年經美國駐日大使賴世和(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向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解釋過美方的立場後,日本政府等於是默認了。
2009年6月,曾於1987〜89年擔任外務次官的村田良平,證實了歷任次官之間都有交接、繼承「搭載核武在事前協議對象之外」的備忘錄一事。這次「有識之士委員會」找出的文件裡,有1968年1月27日外務省東鄉文彥北美局長的極機密備忘錄,記載著美國駐日大使強森前幾天就攜核武進入日本領域的詳細解釋,日方不持異議,又再次默認、同意了美方的處置方式。到80年代後期,美日都是這麼運作的。也就是說,自民黨歷任政府在國會反覆答辯「因為沒有事前協議,(美軍)搭載核武的艦船不能進港」,原來全是撒謊,歷任首相、外務省高官等皆知情。
另外,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也有「例外措施」,「駐日美軍在聯合國軍司令部之下,為求馬上進行必要的軍事作戰,可使用日本的軍事設施等」,也就是說,不必事前協議,而允許美軍出擊。這方面的文件,在美國2008年就被發現了,也存在於日本則是首次獲得證明。
關於美軍攜核武進入日本及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的「例外措施」,「有識之士委員會」已斷定為「密約」,均可視之為美日間的「秘密約定」、「默契」或者是「美國照做,日本默認」,因為它具有實質的意義和效力。
2010年2月,有報導指出,1963〜1965年擔任賴世和特別助理的帕卡德(George R. Packard)在3月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披露,儘管1960年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時,把美軍攜核武進入日本,列為兩國需事前協商的事項,但「1966年美軍秘密地將沖繩的核子武器搬遷到本州,厚顏無恥地違反1960年的協議」,那是美軍瞞著日本政府的擅自行動,日媒轉載了這消息,而不敢倡言「追究」,因為那是美軍所為,即使在日本本土亦可放水!如果是其他國家,有丁點跟核武相關的風吹草動,日媒都會誇大炒熱。日本和美國就是這樣,經常表裡不一,日本尤其明顯,同時,日本對美國和對其他國家,有雙重標準。

日評他國不透明沒道理

回到本文開頭所言,中國軍事發展該公布什麼或不公布什麼,有自主的分寸拿捏,實際上並無「透不透明」的問題,日媒是在泡製輿論,拱中國公開更多軍事發展的情況罷了。倒是日本自傲為高度民主,事事透明的國家,卻有欺瞞國民及國際社會的「密約」,這是不是更糟糕?日媒講中國「不透明」的說法是不是該閉嘴了?
美國拜登副總統(2010年)2月18日在華盛頓的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演講時透露,美國正在研發「非核手段」技術來實現對潛在敵人的威嚇,而日本卻老是要求美國堅實的「核子傘」保護,日本對核武的態度,是不是也存在著強烈「借用美國核武」的曖昧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