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洞悉日本伎倆,兩岸應展開海權對話

2010年4月3日中國大陸財政部長謝旭人和日本財務相菅直人在北京釣魚台賓館進行第三次財政對話(作者案:6月2日鳩山首相辭職,經民主黨內及國會競選,6月4日正式由菅直人接任首相,組新內閣),雙方同意在振興經濟上加強合作。溫家寶總理也與菅直人會談。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對手國【註1】,日本對中國本土加香港,約有1兆7000億日圓的貿易黑字,日本要恢復經濟,跟中國維持良好關係不可或缺。菅財務相表示,「中日間沒有大的貿易問題」,訪中期間,基於慎重,沒提人民幣匯率問題。同一天,北韓總書記金正日隔了4年,再度出訪大連、天津、北京等地,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日媒馬上用社論籲請中國應迫使北韓放棄研發核武……。
如果看這兩則消息,日本經濟、國際環境應該是很需要中國幫忙的,兩者有合作的議題。然而,要是將場景換成是東海、西太平洋,日本就變個模樣了。

日有侷限中國艦隊在東海內的心態

4月7日早上,5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訓練艦隊在幾個榻榻米大的沖之鳥礁(日稱沖之鳥島)附近海面停泊,降下小艇,載著剛由軍士官學校畢業的188位隊員一個一個輪流「登陸」被珊瑚礁圍繞的狹窄沖之鳥礁(每人停留20分鐘),這個日本硬稱作「島」的地方,連小型軍艦都不能靠近,要換乘小艇才能划近登上,可見它多麼迷你。海上自衛隊派幹部登「島」是首次。
從同一天開始到(4月)23日,中國大陸海軍船艦在東海和西太平洋展開各種訓練,日本海上自衛隊兩艘護衛艦及P-3C警戒機持續監看大陸艦隊的動態,亦步亦趨全程跟蹤(保持距離4〜5公里)、監視。期間兩軍發生兩次近距離「對望」,在自衛隊沖之鳥礁活動後一個星期,大陸艦隊也來到岩礁近海演練,且繞行岩礁一圈,整件事情在日本大炒特炒了一翻。
4月13日,日本防衛相北澤俊美舉行記者會,宣稱大陸艦隊10艘船艦【註2】,包括兩艘潛艇,10日通過沖繩(琉球)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南下。一時間日本媒體和政府官員、學者用「政府正注意活動益發活躍的中國海軍」;「該海域確知包括潛艇、有10艘船艦規模的中國艦隊是首次」;「迄今未有的情況。會詳細分析,有無包括對我國的意圖,好好調查,研究因應之道」(北澤防衛相);「潛艇浮出水面通過沖繩與宮古島之間,是刺激政府」;「船艦訓練海域擴大,誇耀海軍能力提昇」(政府看法);「危險行為」(岡田外相);「挑釁」(『產經新聞』);「威嚇」(右翼教授田久保忠衛)等抨擊字句、字眼紛紛出籠,評論、分析很多。
首先,日本媒體說,這是2008年11月中國海軍首次以艦隊形式穿越第一島鏈航向沖之鳥礁以來,第四次越過(第一)鏈島線──如果實際次數多於此,表示日本偵蒐有漏,如果真的是這個次數,則可想見日本在此海域監控多麼嚴密。而北澤防衛相說此為「迄今未有的情況」,也隱約反映出,原先日本有中國大陸的艦隊應該限縮在東海內的心態,一旦有突破就不得了了。

日挑釁在先,中反制在後

4月8日大陸艦隊演練直升機的起降(位置似在東海排他性經濟海域日本片面所謂「中日中間線」靠中國的一邊,雖然此事跟中間線無關,但如果確在靠中國的一邊,那麼日本的監控活動是否「撈過界」了?)。日本護衛艦「すずなみ(Suzunami,有譯涼波號)」原本跟大陸的艦隊保持4000公尺的距離,後來由大陸飛彈驅逐艦升空的直升機飛近護衛艦,水平距離90公尺、高度約30公尺(比護衛艦的船柱還低)。4月21日大陸艦隊返航途中,在宮古島附近,直升機再挨近日本護衛艦「あさゆき(Asayuki,有譯朝雪號)」,水平距離90公尺、高度約50公尺,繞行兩圈。
大陸海軍直升機「異常接近」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日媒說這是中日就海洋權益「對立鬥爭」的序幕。日本政府也抗議「安全航行上的危險動作」。中國大陸海軍現代化、實力增強,由東海穿出日本的沖繩(琉球)、西南島嶼到西太平洋,擴大活動範圍,負責東海四周警戒、監視的海上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經常緊跟尾隨(只有日本這麼做),外表保持距離,實則也隱含了挑釁意味,令人不快。換句話說,是日本挑釁在先,大陸艦隊反制在後。
日有「竊聽」之嫌
由於2001年海南島外海曾發生中美軍機擦撞事件,中美關係一度緊張,日媒分析論說,為避免中日發生這種事情,呼籲在公海及公海上空,規定中日間禁止接近等防止事故的規則。提示日俄已訂有類似的協定:用國際無線電VHF通報、艦艇及其上空不接近1公里見方的範圍、飛機不可從對方飛機前進方向的前方橫切過去。好像有點道理,也將這回引起「異常接近」的因素,技巧地推給中方,模糊掉日本窺探不放的焦點。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就日本護衛艦監視海軍艦隊表示強烈不滿,日本外相岡田在記者會上稱「船隻有在公海上航行的自由。近距離觀看他國的訓練在國際法上沒有任何問題」。為何日本設定的窺探距離是安全的,中國大陸反制所採取的距離就不安全?反制也要發生效果,讓日方了解這樣不好才是。
4月25日日本防衛省的分析說,當時大陸的直升機駕駛未聽艦隊司令部「不要接近海自艦的指示」,強調「大陸海軍指揮命令不徹底,防衛省擔心發生偶發事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方有在電子「竊聽」(學日媒說大陸錄到熱比婭與疆獨激進份子的對話所用的詞彙)大陸方面駕駛員與司令部的通訊,無論是對話或是電碼傳輸。

西太平洋是日本內院、內海!

日媒惡意宣揚,1992年中國大陸制定領海法以來,就當東海為「本國的內海」,但海上自衛隊這次的跟蹤行動,更等於是將東海東側,以及西太平洋從南鳥島、沖之鳥礁到第一島鏈當成日本的地盤、內海。語氣寫得猶如中國進入其海域。
如果進入日本綜合海洋政策本部的網站看看,可知日本所圈畫的排他性經濟海域(EEZ),從本州往小笠原群島、硫磺島、沖大東島、沖之鳥礁、南鳥島等一個個小小島礁串聯延伸,則西太平洋大半彷彿成了日本的「內院」,怪不得大陸艦隊在沖之鳥礁西南邊距離450公里處演練,日本會跳腳,因為日本早就視此海域為自家勢力範圍,其海底的資源為囊中物,只准替日本防守的美軍經過,其他大陸、台灣政府、民間的船隻來此,日本都覺得很討厭,所以一概對政府船隻全程跟監;對民間船隻強力驅趕或逮捕。
防美日密議,礁變「島」

日媒強調,「沖之鳥島」在「第一、第二島鏈【註3】中間,是美國海軍進出東海航線上的要衝」,暗示日方有美國撐腰。中國在此附近活動就監視,美軍則可自由進出,這是不是大小眼呢?
儘管美國的一些海洋法學者亦認為沖之鳥是岩礁,但由於美軍會在此進出東海,那麼,外界應密切注意美日會不會秘密協議或利益交換,由美國暗助日本,而將沖之鳥礁「晉升」為「島」,以配合日本搶奪當地海域大陸架資源的戰略,國際政治詭譎,不得不防日本耍這一招。

右翼加油添醋,獨媒附和

日本右翼半月刊雜誌『SAPIO』趁機加油添醋,有一位署名清谷信一的軍事記者,由此事衍伸,寫了一篇聳動的《不是空口誇言!恐怖的「沖之鳥島爆破計畫」》,講中國不承認「沖之鳥島」是「島」,也不承認由此設定的38萬平方公里以上(比日本國土還大)的EEZ,這EEZ是中國進出太平洋一個很大的障礙。……因此,中國有可能會炸掉「沖之鳥島」。用的方法有艦砲射擊、以潛艇運送特種部隊登島爆破、射中距離彈道飛彈東風21。然後又自行分析,每一種方式美日將如何反制,而各有其困難,……。要是各種攻擊,都無法破壞「島」的話,中國會很沒面子。這明明是他自言自語想像,卻還說這不是荒唐無稽之談。其實,他整篇文章主軸說的都是右翼的老調:誇大中國武力膨脹會爆破沖之鳥「島」,日本現政府軟弱不爭氣,美國國力下沉,防衛日本的意願降低,目前最好對抗中國的方法是,經濟援助(ODA)「中國的假想敵印度」。
必須補充的是,這不是第一次,日本三流小說家大石英司數年前就出過一本『沖之鳥島爆指令』,暗指中國「侵略」【註4】。
台灣獨派的『自由時報』馬上轉載刊出『SAPIO』清谷信一一文的重點,用詞完全附和日方用語「沖之鳥島」。

台灣漁業調查船也遭監視

大陸軍艦和日本海上自衛隊「隔空交手」剛落幕,接著續集上演。5月4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發布消息說,5月3日在鹿兒島縣奄美大島西北約320公里海域,海保廳的測量船「昭洋號」,因大陸船隻(陸媒報導是「中國海監51號」)要求停止活動及跟蹤,只得暫停其海底調查作業。日方強調,事發海域位於「中日中間線」附近屬於「日本一邊」的排他性經濟海域(EEZ)。可是,等距離「中日中間線」是未經國際談判確認而日本片面宣布的,大陸不承認,大陸的EEZ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條約』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界線設在沖繩(琉球)海槽。所以大陸船隻及中方表示的立場「該海域適用中國規則」站得住腳。
過去被日本保守派視為「親中」的日本外相岡田,近日經常因東海油氣問題、中日軍海上遭遇等事情,向中方表示「抗議」、「遺憾」。
中日在東海至西太平洋較勁,台灣沒關係嗎?5月6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已知道,台灣漁業調查船「水試1號」從白天就在日本設定的EEZ內航行(台日沒有外交關係,需要承認日本設定的EEZ?),日方規定「在EEZ內,未經事前同意,是不允許進行海洋調查的」,5月7日中午,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看到「水試1號」船尾將像酒的東西,投進海裡,進行調查,日方「用無線電警告,沒回應」,後來「水試1號」轉向西南,繼續在日本的EEZ內航行,日本報出來,顯示日方很不高興。

日強化東海監控又裝「受害」

從4月上旬到5月上旬,在東海、西太平洋所發生的事端,日本的操作伎倆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
1. 日本加強了在東海水域的監控,這包括了更新更多雷達、資訊等電子偵測設備和海空巡邏頻率。緊密地看管在此海域的軍事活動、海洋調查活動甚至民間漁獲活動。兩岸三地的民間保釣活動未來要突破,難度會更高。
2. 事情透過媒體誇大,詳細報導(連直升機和護衛艦的距離都列出來)、分析、評論,右派媒體再加料臆測,將之鬧大,套上「中國擴軍、進出海洋」印象,間接推升「中國海軍威脅論」,引導日本社會觀感和醞釀(對抗中國)輿論。
3. 日本利用此事和與那國島駐軍聯繫,找藉口。這本來是前朝自民黨政府的決定,鳩山政府上台,北澤防衛相撤銷了該案,但4月底在印度新德里訪問時北澤又改口表示,「會重新考慮在與那國島加強防務」。與那國島駐軍可發揮監控釣魚台、東海和台灣的作用。
4. 右派利用此東海、釣魚台問題和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掛鉤,向政府當局施壓、牽制,使得普天間基地幾乎照原案留在沖繩(琉球)本島,以藉美國的威光。一再激刺美國,強調「美日同盟」是中國成為海洋強國、出入東海和西太平洋最大的障礙,如果「美日同盟」弱化、鬆動,不可避免的中國威脅將增加。
5. 表演「震驚」、「緊張」給美國看,催促美國強化「美日同盟」。5月25日北澤防衛相在華府五角大廈和美國蓋茨國防部長會談,趁機強調大陸海軍在「日本近海」活動頻繁、直升機異常接近等等,獲蓋茨應允加強監視及情報交換、分析。日本並加速和越南(2月海上自衛隊參謀長赤星慶治訪問越南海軍司令部)、印度搭建軍事合作關係。
6. 一石兩鳥。一方面向國際塑造東海「中間線」東側和「沖之鳥島」是屬於日本的,一方面講大陸阻擋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P-3C警戒機等的監視活動;讓防衛省幹部透露,因中國軍機接近監視飛行中的飛機,必須迴避的案例增加之類的,裝作「受害」、「被侵犯」的模樣(得了便宜還賣乖),給國際社會看,製造國際輿論。

「資源戰略」、法案的攻勢

3月底(2010年)大陸來台訪問的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越表示,釣魚島、南沙群島是兩岸有共同點的議題,維護海域、島礁主權和管轄權,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兩岸對此應該共同合作。她贊成將海洋議題納入「江陳會」,兩會協商。台灣的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則說,可以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建設成公園、南海水下合作考古等,都是兩岸未來可以合作的。日本方面注意到此一訊息,認為台灣和中國大陸就釣魚台、南沙群島問題可能會逐步採取共同步調。一旦日本這麼研判,就絕不會任令事態發展,一定先下手為強,展開部署措施。
4月26日,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所彙整、製作的「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計畫在釣魚台群島海域的東海及部分太平洋海域探勘海底熱水礦床,將從東海自行設定的「中日中間線」起到琉球群島,進行富含稀有金屬的海底熱水礦床探勘,且訂下2020年為實現產業化的目標。這份「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可能會被納入日本內閣6月通過的國家新成長戰略。
5月18日,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低潮線保全和基地設施整備法案》,要求保護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鳥「島」和最東端的南鳥島等,維護日本海底資源開發和專屬經濟區的權益。要在沒有船舶靠岸設施的冲之鳥「島」,透過設置經濟活動基地,向國內外宣傳冲之鳥是一座「島」。另在南鳥島周邊,推動開發海底資源。

日展開一連串動作

由此不難看出,4、5月日本和兩岸在東海、西太平洋的「照面」,外型上好像是「守勢」,實際在擬定「戰略」、「立法」上是不折不扣的「攻勢」。一步步朝坐實釣魚台、沖之鳥「島」及其海底資源的主權、開發權進發。
5月25日,中華保釣協6名成員搭乘的漁船,距離釣魚台西邊20海里――比先前幾次都遠,就遭到日本海保廳的巡邏船以「不能在排他性經濟水域內作業」理由攔阻,退回台灣。5月27日,日本政府通知台灣,6月起其防衛省要修改與那國島的防空識別區(ADIZ=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向西移擴張到與那國島西邊12海里領空線,外再加2海里緩衝區;二戰之後,琉球在美軍佔領管理時期,將通過與那國島上空的東經123度線,設定為台灣與日本防空識別區的交界,一直到琉球(沖繩)被「交還」給日本後的數十年,還是沿用同樣的防空識別區。為什麼過去數十年不變,現在突然要更動呢?除了沖繩美日的軍事部署外,也涉及到釣魚台、EEZ的主權(台灣外交部29日表示,事涉我方主權及空域完整,無法接受日方的決定)。
5月27日,鳩山首相在全日本知事(縣市長)會議上稱釣魚台主權屬於日本;如果中日因釣魚台爆發衝突的話,美國會依安保條約採取行動。5月28日,岡田外相,宣稱釣魚台是日本固有領土,不需要跟中國討論。這些全是日本一連串的整套動作。

台灣虧很大

從東海、釣魚台到西太平洋的沖之鳥礁,東海油氣田,中日爭執、談判多年,進展不大。釣魚台,中國大陸和台灣都主張有主權,而各自和日本從1972年爭議至今;由於台灣和日本沒有外交關係,日本更是吃定台灣,完全無視台灣對釣魚台的主權聲明,2003年2月,基隆地區的漁船在釣魚台附近作業,遭日本護衛艦驅趕、拘留,2008年6月10日,日本海保廳船艦在釣魚台海域撞沉台北縣瑞芳籍海釣船「聯合號」;2009年9月13日台灣海釣船「福爾摩沙酋長2號」遭海保廳巡邏艇扣捕,趕去支援的海巡隊員被日方壓制。全是台灣被日本打壓的案例。沖之鳥礁,台灣和中國大陸都不承認是「島」,2005年10月8日,台灣蘇澳籍漁船「龍榮2號」在沖之鳥礁北邊240公里海域遭日本海保廳巡防艇以「非法捕魚」的名義扣押,同年10月25日,也是蘇澳籍漁船的「曾金順168號」,在沖之鳥礁海域被日本海巡艇認為越界捕魚而遭漆彈攻擊,且連續追逐三天後被逮捕、罰款。

兩岸該「聊一聊」海權

釣魚台、沖之鳥礁附近原是台灣漁民的傳統漁場,如今均被日本壓縮。台灣獨力對付日本,日本只會敷衍而不曾認真看待。兩岸三地民間長年有保釣活動,台灣現任總統馬英九不僅親身參加過保釣運動,連博士論文也是研究釣魚台問題,屢屢參加和釣魚台有關的學術研討會,論文是觀點論述而已,總統是有最大政治實權可以做事的,如果任內這方面沒有一點成績,是不是有點……。
日本正竭力鞏固侵占釣魚台。38年前,日本利用冷戰及兩岸對峙,從美國手裡要到琉球(沖繩)及如同附贈品的釣魚台「施政權」,爾後便擅自將「施政權」化為「主權」,這就像二次大戰戰後利用國共鬥爭,閃躲掉戰爭賠償一樣,一再漁翁得利,現今兩岸關係改善,情勢丕變,經濟、人員交流頻繁,可是,馬英九日前說「任內不談統一」,無論這基於連任選舉策略性的談話或什麼因素如此說,總是,兩岸經濟之後的政治互信基礎在哪?兩岸的「管道」很多,何不試著從立場「重疊」、互補的釣魚台、沖之鳥礁開始?
重要的是,兩岸能不能捐棄歷史包袱,攜手做一些對兩岸政府、人民都有利的事,爭回釣魚台主權及相關的海洋權益會是個絕佳的題材,而且時間緊迫,日本已經採取進一步的動作,不容許再延宕了。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美日「密約」現形,日本更不透明

多年來,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大陸軍事發展必不會少的口頭禪是「不透明」。
近來日媒論說的“公式”大多如下:中國2009年或2010年的國內總生產(GDP)就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經濟大國,而伴隨著經濟實力增長,軍事實力也會「膨脹」(日媒喜歡用負面用語形容),國防經費自1989年到2009年,連續21年呈2位數成長,今年也會不停地「擴軍」,創設太空軍隊,10年後完成組建航空母艦艦隊,朝外洋海軍發展,似乎要「挑戰」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乃至印度洋的威勢。中國欠缺透明性的增強軍事實力,使得東亞的未來也飄逸著「不透明感」。
日本老愛說中國軍事發展「不透明」,也成了其保守派欲修改憲法,讓自衛隊變成可擴大軍事行動,有主動攻擊能力的正式軍隊的藉口。然而,日本自詡為高度民主國家,事事透明,就真的透明了嗎?

「傳聞」變成事實

2009年8月30日,日本眾議院選舉,民主黨大勝,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下台,9月新上台的鳩山政府,由岡田克也外相決定下令聘請「有識之士委員會(主席是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調查「傳聞」已久,關於美日之間是否有核武密約的問題。從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事證陸續浮出檯面。
事實上,美國的機密外交檔案是25年後解密公開,因此,早在2000年美方已證實有此事,而當年擔任日本佐藤榮作首相與美方溝通談判的密使、前京都產業大學教授若泉敬1994年的著作『他策ナカリシヲ信ゼムト欲ス』(文藝春秋)也已抖出此事,但日本自民黨政府依舊睜眼說瞎話,硬是不承認,直到政黨輪替,真正換了政權,真相才慢慢現形。
2009年12月1日,前外務省美國局長、現年92歲的吉野文六在東京地方法院作證,1972年美日協議,美國將琉球(沖繩)「歸還」給日本時,確實訂有密約,日本允諾負擔400萬美元的美軍基地復原費,和600百萬美元的短波廣播中繼設備遷移費;其實,雙方還簽了密約,日本負擔的金額遠比公佈的多。當年揭發的一干記者,包括前『每日新聞』的西山太吉在內,共有25人,有的被逮捕、起訴、定罪,有的丟了飯碗。

佐藤是諾貝爾級的大騙子

最精采的是,2009年12月22日,附上日期1969年11月19日,上下都有「TOP SECRET(極機密、最高機密)」字樣,當時的日本佐藤榮作首相和美國尼克森總統簽訂的核武密約──允許美國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可再度攜帶核武進入沖繩(琉球)的文件(「合意議事錄」,即會議協商記錄)也找出來了,其中有下面的幾段內容:

「美國有意在歸還沖繩行政權給日本之前,撤走所有核子武器」
「美國為了有效擔負起在遠東,包括日本的防衛,凡遇上重大緊急狀況之際,美國政府在與日本政府事先協議下,有權再度攜帶核武進入或通過沖繩」
「美國現存核武的地點有嘉手納(美軍基地)、那霸、邊野古及Nike Hercules部隊」
「(美國)總統與首相製作兩份此協商事項,僅保存在白宮和首相官邸」

文尾有尼克森和佐藤的全名親筆簽名,證實了美日間確有「(秘)密約(定)」存在。此前,自民黨當政時代,日本外務省官員皆(奉命)矢口否認。
極為諷刺的是,從1967年12月起,佐藤將「非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攜帶進入」像推銷「政治理念」般喊得震天價響,讓日本更像個「和平國家」、反對核武的國家,日本所有媒體亦由此延伸,以後屢屢「理直氣壯」地批評擁有、發展核武的國家,如今世人才驚覺,實則佐藤自己從1969年就打破了自己所定的原則,既欺騙了日本國民,也誆騙了國際社會,不是嗎?
然而,偏偏佐藤竟因此榮獲197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回首歷史,佐藤難道不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大騙子?諾貝爾級的大騙子?
佐藤和尼克森簽的協議文件 還不是收藏在政府的檔案(或機密檔案)裡,而是由佐藤家收藏著──佐藤榮作次子、前運輸大臣佐藤信二的手裡(協議明記只在白宮和首相官邸各持有一份,可是,佐藤首相用過官邸之後,文件竟被帶回佐藤家的私宅書齋,日前在桌子的抽屜裡被發現),有一些文件且已遭銷毀,跟二次大戰戰敗軍國主義政府盡可能的銷毀侵略罪證有什麼差別,本質是相同的。
3月上旬「有識之士委員會」公佈的調查內容,研判「佐藤和尼克森所簽的協議文件在佐藤家的私宅裡發現,佐藤生前未告知其他家人,外務省等政府機構也沒有這份文件」,應是「尼克森為了要說服對自沖繩撤出核武並不積極的美軍才做成的」,因而,「佐藤以後的歷任政權並未繼承此一協議吧!」該文件沒有拘束力,於是,認為「不能說是密約」,這確實有很大模糊的解釋空間,一切推說「外務省等政府機構沒有這份文件」來閃躲,但美國白宮有相同一份尼克森總統簽字的文件,這麼說會不會太牽強?對尼克森不盡公平?

日媒替佐藤緩頰、辯護

另一點,佐藤為了先再度快快由美國手裡併吞琉球,和美國簽訂欺騙國民和國際社會的日秘密約定也在所不惜,這種手段和心態是不是很辛辣、很恐怖呢?國際社會跟日本打交到要小心了。
何況,有一就有二,日本在別的國事、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或其他事情上,是不是也有「密約」或類似性質者?
在鳩山政府進行調查美日「密約」時,保守派媒體頻頻表示,擔憂在追究的過程中,會造成美軍嚇阻核武能力的戰力和效率下降,損害美日「軍事同盟」,而敦促外務省邀請來負責調查的「有識之士委員會」能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而好好地檢視締結密約的原委。強調在外交談判裡,會有秘密是必然的。「為了維護和對手國家的信賴關係,避免對相關人士產生壞的影響,許多資訊是不能馬上公開的」;因應事態變化,保持軍事彈性是國防安全的真諦等等。簡言之,就是在柔性替佐藤緩頰、辯護。然後再扯美國軍艦、核子潛艇1991年已撤走戰術核武,當前很難設想美軍再運載核武進來,但就中長期來看,近鄰(即暗指中國、北韓)有核生化武器,那麼,似乎佐藤如此做也不為過!
又說,美國是否「歸還」沖繩,牢牢關係著佐藤的政治生命,佐藤也要求美國撤走在沖繩的核武;佐藤和尼克森簽訂關於發生戰爭時,允許核武進入日本領域的秘密約定,是因為日本國民根深蒂固地對核武敏感,在東西方冷戰的背景下,顧慮承擔防衛日本義務的美國戰略,這是「苦澀」的政治決斷,為了實現美國能歸還沖繩,不得不如此的狀況,將佐藤描繪得很「悲壯」,以降低簽核武秘密約定的事實和衝擊。

運作核武入日表裡不一

還有一節,1960年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時,日本外相藤山愛一郎(1957〜1960年)與美國駐日大使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Ⅱ,是著名駐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的姪子)簽名的「討論紀錄」──秘密協議,及廣義的「密約」,顯示雙方認可,美國軍機飛來、美國船艦進入或停靠日本領海、港灣,雖然根據「美日安保條約」,若運載有核武是要事先協議的,但他們商量好,實際上,不在事前協議的範圍內――換言之,就是弄個空門,讓美軍攜帶核武進入日本領域。1963年經美國駐日大使賴世和(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向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解釋過美方的立場後,日本政府等於是默認了。
2009年6月,曾於1987〜89年擔任外務次官的村田良平,證實了歷任次官之間都有交接、繼承「搭載核武在事前協議對象之外」的備忘錄一事。這次「有識之士委員會」找出的文件裡,有1968年1月27日外務省東鄉文彥北美局長的極機密備忘錄,記載著美國駐日大使強森前幾天就攜核武進入日本領域的詳細解釋,日方不持異議,又再次默認、同意了美方的處置方式。到80年代後期,美日都是這麼運作的。也就是說,自民黨歷任政府在國會反覆答辯「因為沒有事前協議,(美軍)搭載核武的艦船不能進港」,原來全是撒謊,歷任首相、外務省高官等皆知情。
另外,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也有「例外措施」,「駐日美軍在聯合國軍司令部之下,為求馬上進行必要的軍事作戰,可使用日本的軍事設施等」,也就是說,不必事前協議,而允許美軍出擊。這方面的文件,在美國2008年就被發現了,也存在於日本則是首次獲得證明。
關於美軍攜核武進入日本及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的「例外措施」,「有識之士委員會」已斷定為「密約」,均可視之為美日間的「秘密約定」、「默契」或者是「美國照做,日本默認」,因為它具有實質的意義和效力。
2010年2月,有報導指出,1963〜1965年擔任賴世和特別助理的帕卡德(George R. Packard)在3月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披露,儘管1960年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時,把美軍攜核武進入日本,列為兩國需事前協商的事項,但「1966年美軍秘密地將沖繩的核子武器搬遷到本州,厚顏無恥地違反1960年的協議」,那是美軍瞞著日本政府的擅自行動,日媒轉載了這消息,而不敢倡言「追究」,因為那是美軍所為,即使在日本本土亦可放水!如果是其他國家,有丁點跟核武相關的風吹草動,日媒都會誇大炒熱。日本和美國就是這樣,經常表裡不一,日本尤其明顯,同時,日本對美國和對其他國家,有雙重標準。

日評他國不透明沒道理

回到本文開頭所言,中國軍事發展該公布什麼或不公布什麼,有自主的分寸拿捏,實際上並無「透不透明」的問題,日媒是在泡製輿論,拱中國公開更多軍事發展的情況罷了。倒是日本自傲為高度民主,事事透明的國家,卻有欺瞞國民及國際社會的「密約」,這是不是更糟糕?日媒講中國「不透明」的說法是不是該閉嘴了?
美國拜登副總統(2010年)2月18日在華盛頓的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演講時透露,美國正在研發「非核手段」技術來實現對潛在敵人的威嚇,而日本卻老是要求美國堅實的「核子傘」保護,日本對核武的態度,是不是也存在著強烈「借用美國核武」的曖昧作法?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日政黨輪替撼動東亞國際政治

2008年2月,南韓新總統李明博上台,掉轉了前總統盧武鉉和北韓緩和關係的「陽光政策」,改為親美、日路線;同年5月,台灣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政府修正了8年民進黨陳水扁政府甚至李登輝時代「反中親日」的政策,跟中國大陸大幅改善關係,擴大經貿交流,降低兩岸長期的對峙等,都造成東亞國際政治板塊不小的移動,只是韓國、台灣有前例,外界不難評估、適應。但今(2009)年8月30日的日本眾議院大選,民主黨獲得超乎預期的壓倒性勝利(115→307席),牽動的變化可就大了。
長期執政的日本自民黨慘敗(300→119席),象徵著戰後的政黨系統結束,這回自民黨討好選民的「售票機器」真的老朽故障了。自民黨建黨以來,雖是第二次失去政權,卻是首次淪為第二大黨,1993年非自民黨的細川護熙短期執政時,自民黨還是第一大黨,事後分析,自民黨的支持階層跑掉了三成。如此,自然會是日本政治史莫大的轉折。

競選政策多,實踐不易

由於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位未過半,因此還是得和承襲過去社會黨路線的社民黨(6席)及從自民黨分出的國民新黨(3席)組聯合政府。惟議席規模懸殊,重心還是在民主黨身上。9月16日,以民主黨為首的新政府,已在日本國民的期待與不安交雜中上路了,期待是希望它真能提振日本,帶來新氣象,不安是諸多大變革,誰知道它行不行?
坦白說,1998年成立的民主黨有點像大雜燴,中道、左、右各路人馬聚集,既有如前北海道知事橫路孝弘為主的舊社會黨集團,也有以前原誠司為主的保守國家主義集團,內部見解的隔閡,恐怕比民主黨和自民黨的分歧更大。
過去民主黨的支持基礎是工會,其重要人物在經濟界的人脈,鳩山首相(黨魁)和日本經團連名譽會長奧田碩較熟,外相岡田克也有經團連現會長御手洗富士夫支持,幹事長小澤一郎則與京陶名譽會長稻盛和夫親近;立場較右的國土交通相前原誠司(出身松下政經塾)與經濟同友會的牛尾治朗親近,而牛尾也是很右的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者和遠親。但整體來說,民主黨和日本經濟界的關係遠不及過去自民黨深厚。民主黨勝選後,經濟界才見風轉舵靠過來。
民主黨的大勝,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是巨大的壓力與難處,因為現代民主政治的選民,給予勝選政黨猶豫、考慮的時間越來越短,新政府若要維繫民眾的支持與關注,必須迅速將想法付諸行動,做出成績。而民主黨確實推出不少統治國家新穎的競選政策宣言(manifest),可是真正執行起來會如何,目前很難判斷。譬如:在政府中央設置經營政權的司令部國家戰略室(暫時,日後擬提升為局),由副總理菅直人擔任國家戰略相,制定政策方針,推動擺脫過去自民黨依賴官僚(官僚主導)的政治。不用說,這一定會啟動主導權之爭。

對美、中關係變化受矚目

還有,自民黨黨三役權力非常大,分擔了和政府對等的腳色,這雖在其他議會民主國家是沒有的,但在日本行之多年,根深蒂固,而民主黨將黨幹部放在部會首長,政府與執政黨一元,這在日本是大變革,並不是簡單容易的事。選民是多數選擇了民主黨,可是信任感尚未建立,不穩定,單是政府的轉型就需要度過一段磨合期。
有評論家認為,如果一年內經濟沒起色、失業率沒降低,選民可能就會失望了。選前民主黨慷慨開的孩童津貼、高速公路免費等公共政策「支票」能否兌現,國內外也會瞪大眼睛看。再者,民主黨本身,原為民主黨代表代行、現為幹事長,擅長打選戰的小澤一郎在眾議院的勢力大增,旗下子弟選前50人,選後增加了100人,總數為150人,會不會變成民主黨的「影武者」呢?
歐美乃至全球的許多國家,政黨輪替之後,很可能會一邊轉換原有或陷入僵局的外交政策,一邊現實的維護外交的持續性。很典型的是,二戰後初期,西德阿德諾政府(基民黨、社會黨聯盟)制定了與西方盟國為主軸的基本外交路線,1969年布朗德政府則推動與東歐國家緩和關係的「東向政策」;冷戰結束,柯爾政府親西方,後來的第二屆施洛德政府則和俄羅斯大幅改善關係,而梅克爾政府又轉為親美。儘管這次日本眾議院選舉成敗的關鍵在內政,然而,新政府外交的可能轉變仍備受矚目。焦點在對美國、對中國關係的推移。

美疑日本變心

在民主黨的競選政策宣言裡明寫著要「對等的美日關係」,以及「全力與亞洲國家建立信賴關係」尤其是和中國有「戰略互惠關係」,引起了廣泛的議論。偏偏又有幾個插曲,其一,鳩山在日本『Voice』月刊9月號(8月10日刊行)一篇闡述其「友愛」政治哲學的文章,被『紐約時報』部分譯成英文,如:「日本在冷戰後繼續被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市場原理主義翻弄,處於盡是追求資本主義的潮流中,失去了人的尊嚴」;「全球化的經濟,損傷了日本的傳統經濟活動,破壞了區域社會,重新注意在進行全球化的過程中被拋棄的價值是政治的責任」;「創設東亞共同體。美日安保條約固然繼續是日本外交的礎石,但同時,我們作為一個亞洲國家,必須持續建構區域經濟合作和國防安全架構」;「中國一邊擴大軍力,一邊將成為主導世界經濟的國家」……等等,取了看似較衝著美國的語句,在美國的日本專家、媒體,立刻響起擔心會對美日關係有壞影響的聲浪,質疑鳩山實現東亞共同貨幣、建構「東亞共同體」是不是要「脫美入亞」?美國政府表面上靜觀,水面下則使勁探詢鳩山的真意。由此亦可看出,鳩山的「友愛外交」、「與價值觀不同的國家順當來往」,美方有點「敏感」。
其二,今年2月,美國歐巴馬政府剛成立之時,小澤說「美國光是海軍第7艦隊在遠東就夠了」,令美國政府震驚。這些都讓美國生疑心病。

聯合政府協議脆弱

民主黨、社民黨、國民新黨三黨聯合政府在外交、安保(國防)方面,所達成的協議脆弱如玻璃。「樹立緊密、對等的美日同盟關係」、「目標建立東亞共同體」、「站在廢棄核武的最前線,去除恐怖威脅」等是一致,但如印度洋供油,社民黨主張「立刻撤掉」,民主黨主張「明(2010)年1月到期,不做單純的延長」,亦即或許變更形式,未得出結論。
至於三黨新政府協議「提出修改美日地位協定,調整美軍重新整編、駐日美軍基地」,尤其被認為會動搖美日關係。新政府對於遷移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沖繩的普天間機場,希望幅度更大,最好移到沖繩縣外甚至國外去──美國鐵定會反彈。而修改美日地位協定,對於現在「在起訴前,不能引渡美軍犯罪嫌疑者」,「即使美軍駐地發生污染環境事件等,日本也不能進去調查」的情形,都希望更改,以前自民黨均是就事件「修改運用方式」而不改協定,新政府則想去動協定。這方面,美國不願意更改協定是因為美國和別的國家也有類的協定,美方擔心,一旦鬆動,別國也比照的話,美國將吃不消,因此這點美日談判可能很麻煩。

岡田對阿扁說「不支持台獨」

另外,新外相岡田克也的作法亦是關鍵,他在中國、美國、韓國都有人脈,向來堅持原則的岡田,還是抱著想和美國商量「美軍重新整編」的態度,同時已啟動調查前朝是否與美國訂了有關容許美艦攜帶核武入境或通過領海的密約。
關於岡田外相的介紹,大陸媒體多著墨於他認為「新疆、西藏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且「不贊成日本首相參拜靖國」、「被(日本)右翼貼上『媚中派』標籤或稱其為『中國代言人』也不以為意」、「推崇孫中山」等等,但大家都忽略了,岡田曾來過台灣。
2006年3月21日,半年前卸下民主黨代表(黨魁、黨主席)的岡田克也低調進了總統府和陳水扁會談,台灣媒體隻字不提,很喜歡談論台灣政治的日本『產經新聞』也沒報,為什麼呢?原來是岡田說了令當時台灣執政當局及日本右翼覺得非常不中聽的話。據『日本經濟新聞』(2006年3月22日山田周平記者)報導,岡田向陳水扁說明,民主黨的立場是不支持台灣獨立,而且認為「和平解決中台問題是很重要的」。此後台灣獨派和日本援獨團體都把他當成眼中釘,經常用負面詞彙形容他、批評他。

能和鄰國「真正和解」?

撇開外界斤斤計較鳩山新政府會不會改變與美國、中國關係份量的好奇,如果從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應該還有更值得期待的議題。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算歷經過多次政黨輪替及侵略戰敗,也不曾改變「脫亞入歐」的國家對外方向,迄今仍未脫離「輕忽亞洲」,所以這回不光是政黨輪替,也是修正自明治維新以來整個結構的機會。
自民黨當政幾十年,沒有就侵略戰爭和鄰國「真正和解」、道歉,西德布朗德總理上台後訪問華沙,在昔日猶太人的集中營雙膝跪下,為納粹屠殺猶太人道歉,感動了全歐洲,回過來看日本,鳩山新政府能化解這歷史遺留的問題嗎?新政府會不會教導日本學生二次大戰真正的戰爭歷史?
坦白說,亞洲國家對日本閉鎖的印象未曾解消,以二次大戰當時的歷史經驗來說,對日本的信賴關係也不夠充分。日本會不會修正「向美國一邊倒」的外交而真正融入亞洲?

右翼惶惶不安

這次民主黨躍上舞台、自民黨垮台,除了美國有點疑慮之外,最惶惶不安的莫過於日本右翼。「台美日合作」以對付中國是右翼長久的佈陣和盤算,然而,現今不單是台灣的馬英九政府,連日本自己新的、以民主黨為主的政府,也擺出和中國親善的立場,他們覺得,「鳩山政府排拒美國式的全球化,構築(剔除美國的)『東亞共同體』和大陸共黨政府立場相通」。右翼又在呼籲應策動「官民」,重新再強化「台美日」關係。
其實,打從嗅到民主黨有勝選的跡象時,保守日媒就開始不厭其煩的反覆再三論說、叮嚀民主黨千萬不要在「美日同盟」上點火,強調中國持續增強軍力和北韓的核武威脅,日本的國防安全得依靠美國的「核子傘」。
它們卯勁勸說:鳩山追求與美國對等的關係,實則英、德和美國也並非對等關係,那真的很困難。日本國民即使對美日同盟特定的部分不滿,但對整體同盟的支持還是蠻高的,如果民主黨處理美日同盟發生失誤的話,很可能會失去國民的信任。再說,美日同盟如不穩定,對民主黨重視亞洲的外交或許也會有不良的影響。選民要的未必真是孩童津貼、高速公路免費,而是國家前進的方向等等。
又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明,「不再談判」關於美軍重組的問題。講述「外交,通常無法100%實現本國的主張」,這麼謙抑,為的就是要維護跟美國的政治、軍事關係。
有時它們還聯合美國的保守派如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一起來歌頌印度洋供油也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為說控制21世紀躍升的中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堅持美日同盟。可見來自右翼、保守派的牽制是頗強勁的。

兩岸不能掉以輕心

而鳩山政府會「親中疏美」嗎?選後沒幾天,鳩山立刻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電話,表示「美日同盟是主軸」,又和美國駐日大使約翰魯斯會談,不是在小心小心翼翼維護美日關係嗎?9月21日鳩山前往美國,參與聯合國大會,會晤美國政要。接著,預定陸續要跟中國(10月訪中)、韓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各國領導人會談。
民主黨領導人過去的言論或許帶有些許「親中疏美」的味道,但拿到政權後怎麼做以及面對保守派的壓力,則是另外一回事。
日本政黨起伏,台灣獲得的啟示是,在日本應該和各黨派廣結善緣,不要像過去兩蔣、李登輝、陳水扁時代,老是只跟日本保守派甚至右翼攪在一起,日本社會民心也是會變的,誰知哪天什麼政黨會異軍突起?
在戰後承擔起政治體制的自民黨,如今失去快速決策的機能。泡沫經濟崩潰後,經過「失落的10年」,同一時間,中國、韓國經濟、技術水準晉升,具有國際競爭力,改變了東亞政經地圖,如果鳩山政府表現跟自民黨半斤八兩或更糟,那麼它們掌握、主導政局是不會長久的,日本可能會陷入一段政治混亂時期。
較之自民黨,以民主黨為主的鳩山政府,應該比較不會插手或破壞兩岸關係,不過,日本介入兩岸的手法早已「民間化」,由右翼打著民間的姿態深入台灣社會,繼續操弄,所以,無論是日本哪一黨當政,兩岸領導階層都不能過於樂觀或掉以輕心。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疆獨、台獨、藏獨與日本

7月27〜28日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部長級會議在華盛頓舉行,日媒一方面凸顯「人權」、「北韓」問題尚有鴻溝,沒有實質進展,成果只在經濟、氣候、伊朗問題方面,卻也承認新的中美兩大國「G2」時代開始了。中美不僅是世界經濟,在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定都扮演著重要腳色,美國歐巴瑪總統說「中美開創21世紀」。中美關係加深,擁有「安保條約」的美日關係多少會被稀釋,日本會任令這種情勢發展,而不找機會牽制中國?當然不會,日本鐵定會由別的材料迂迴扯中國的後腿,辦法就是策動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分裂中國勢力。

一、 熱比婭是日本的新棋子

7月28日,被中國大陸視為烏魯木齊「七五事件」首謀的「世界維吾爾大會」【註1】主席熱比婭(Rebiya Kadeer)就飛到日本訪問【註2】,原本預定5天的行程,縮短成兩天,7月28日到,30日離開。日本官房長官河村建夫辯解這是「民間邀請」,但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很多事業都講究「官民一體」,有時政府不便出面的工作,民間的力量和作用亦不可小覷(挺台獨即是如此)。
熱比婭在東京大放厥詞,要求「日本與聯合國派調查團」、「現在(中國)連形式的自治都不給我們」、「確實有一萬多維吾爾人遭當局逮捕」,並誇大「七五事件」的傷亡人數,向來嚴謹的日媒不求證,照寫熱比婭的說詞。7月30日,中國駐日大使館向日媒送交「七五暴力事件與熱比婭」的DVD,其中有熱比婭涉及此事的電話錄音對話,『產經新聞』不深究此事證,卻轉移注意的質疑說中國在「竊聽」。邀請熱比婭訪日的雖為日本的「人權」團體,可是在日本的活動,都跟右翼組織有關,譬如:右翼智庫「日本政策研究中心」原訂7月30日請熱比婭在東京市谷演講,因熱比婭趕回美國,改成播放演講video,「日本政策研究中心」所長岡田邦宏致詞,『被中國驅逐的維吾爾人』一書作者、曾於2006年3月在右翼刊物『諸君』撰文嘲諷馬英九的水谷尚子也上台演講【註3】。
日本有個「日本維吾爾協會(Japan Uyghur Association)」,其網站在介紹「東土耳其斯坦(FREE EAST TURKISTAN)」,且銷售「東土耳其斯坦」的「國旗」。那麼,日本跟回教國家關係深嗎?真的關心遠在中國大陸西域邊陲的維吾爾回教民族嗎?其實不然。
戰後50、60年代,日本外交完全跟著美國走,在中東,也像美國那樣偏袒以色列、親以色列政策,和回教阿拉伯產油國則一國一國慢慢談建交,而1973年10月6日爆發第4次中東戰爭,10月17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發動石油戰略,11月22日為了石油資源,那時的官房長官二階堂進發表要檢討對以色列政策(實質上就是「親阿棄以」),而改採與阿拉伯產油國家友好、親阿拉伯的政策,此後日本就不斷跟阿拉伯產油國拉近關係,但也僅限於和產油國打交道 其他非產油國的回教國家、回教民族(日本亦拉攏東南亞的回教大國印尼,那是要運用印尼豐富的天然資源)則關係很淡,沒有深厚關係,特別是美國討厭的國家,日本皆敬而遠之。2003年美國小布希政府出兵攻打伊拉克,日本小泉政府是第一個宣佈支持的西方國家,一點也不手軟。可見,除了產油國之外,日本跟回教國家並沒有淵源,跟疆獨的東土耳其斯坦勢力原本也沒有關聯,但這次烏魯木齊發生「七五事件」不到一個月,熱比婭立刻訪日意謂著什麼呢?日本要湊熱鬧,趁熱給予熱比婭奧援,逮著此機會和分裂中國的組織打關係,主其事的,正是「人權」、右翼人士。

二、右翼始終是台獨的後台盟友

現代台獨是日本戰敗投降後,不肯放掉台灣的部分在台日本軍人暗中催生的。說台獨是由日本萌生、養大的,一點也不為過。台獨真正起家也在日本。而沿襲軍國主義意志的日本右翼勢力也最照顧台獨。
台獨元老級人物,從廖文毅、王育德、辜寬敏、郭榮桔、侯榮邦到李登輝、許世楷、黃昭堂、金美齡、林建良、黃文雄全是日本培養出來的,他們的著作、主張大都先以日文發表,(獲日方認可?)再譯成中文到台灣來傳播。
日本人宗像隆幸,一生的職業生涯都在幫忙編台獨的『台灣青年』,迄今仍在替台獨宣傳、辯解、發評論,罵中國、罵台灣的非獨派。
在日本,支持台獨的網站多得數不勝數,充斥民眾支持台獨的言論,它們只連結像『自由時報』、『民視』的機構。譬如:「日本人台灣獨立促進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對台灣政情、選舉、政治變動的評論,皆有固定的論調公式:「台獨、民進黨(永遠)是對的、是正義、是民主」,「國民黨是壞的、獨裁」、「中國是壞的」。至於陳水扁家族收錢、洗錢之類的事,則根本「不存在」──它們經常批評別國的言論自由,但事實上,其本身對台獨別有一套特殊的「言論自由」操作,凡是不支持台獨的台灣人、政治人物皆視為「非民主」、「中國人」。
更有趣的是,它們把「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標記成「台灣共和國大使館」;搭配的國旗,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而是綠色台灣旗。
日本的書店裡,批評、醜化中國、批評台灣非獨人士、支持台獨的書籍汗牛充棟。
李登輝、陳水扁時代,日本驅使獨派如魚得水,成功改造了台灣的歷史觀。儘管現再換成改善兩岸關係的馬英九政府,日本非但沒有鬆手,還更加賣力地幫獨派捲土重來。
8月7、8日兩日襲台的莫拉克颱風,以超級的雨量重創南台灣,令馬英九政府措手不及,救災速度和效果未能符合各期待,日媒好像很高興遇上難逢的機會,連翻報導馬政府挨批救災不力的情況。『產經新聞』台北分局長山本勳8月16日甚至為文「李登輝時代的光輝將再度來臨」,說他自己今年3月被派來台北任職,雖然跟過去數年的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時期很不一樣,不過「從日本統治以前就居住在台灣的大多數『本省人』,親日觀、對日本人的溫暖、溫和都沒變」。然後讚「李登輝是東亞少見的哲人政治家」,說921地震時,李登輝救災立刻發布「緊急命令」動員,而馬英九此次風災被罵翻等等,吹捧李的好。他認為,要打開目前困住全台的窘境,似乎應學學前總統李登輝卓越的智慧和經驗。對於9月4日起,李登輝卸任總統後的第5度訪日(約一個星期),他寄予「厚望」,李會在東京青年會議所等日比谷公會堂的活動中演講。
山本勳相信,李登輝會拿指出(日本)明治維新與開國之路方向的坂本龍馬的「船中八策」為基礎,提出重振日本的李登輝版「新船中八策」,……,(李登輝)還會培育台灣未來的領導人。可以確定的是,日方真的很期待仰承日本意志的「李登輝(台獨)意識」再起。
8月19日山本勳繼續追擊,在【外訊欄】再來一篇「台灣有情 面對危機的心」,論述「李登輝當過日本兵,(二戰美國對日本)東京大轟炸時,有過很多戰場處理經驗。就任總統之後,很無奈地又與跟隨蔣介石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外省人統治體制有過激烈的鬥爭。經驗過幾番戰鬥,培養出面對危機不動搖的精神力」;「相對的,馬英九出身外省人精英,身邊聚集的都是同類型的人」──亦即做過日本軍人的本省人李登輝才具有優秀地處理危機能力且正直,外省人統治階層是壞的……,字裡行間處處可見「捧李打馬」,傳播「受日本人影響的本省人讚,從大陸來的外省人差」的斧痕,挑動台灣的族群意識。日本右翼始終是台獨的後台盟友,決不放棄分裂中國的意圖。

三、絕對偏袒達賴

目前流亡在外的藏人組織有「西藏青年會議」、「西藏婦女協會」、「自由西藏學生運動」等很多個,其中以根據地設在印度達蘭莎拉的達賴喇嘛最具實力和國際知名度。而1976年,達賴在日本東京新宿就設置了「達賴喇嘛日本代表部事務所」,該事務所現在有網站,並出版、辦活動、發消息。
日文網站介紹西藏的說明,都用「負面詞彙」敘述當前中國對西藏的統治,一切數據、事件大多採用流亡政府的說詞,說西藏從古至今都是「獨立的國家」,目前中國政府的統治是「不當佔領」。在西藏流亡政府裡面,達賴是「國家元首」。達賴不是一直對外說,只向中國尋求最大的自治,而不尋求西藏獨立嗎?但網站裡可是「西藏國」,有國旗(雪山獅子旗)、國歌及其歷史、意義的詳細解說。
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對戰前的侵略亞洲、太平洋地區,都改用「進出」,而不用侵略;但對中國大陸對西藏的作為,都用「侵攻」;中國對西藏的建設、投資、經營則說成「殖民地化」。藏人的「暴力攻擊」是抗暴、抗議,大陸武警的維持西藏秩序、治安則是「鎮壓」、「毆打藏民」。2006年7月1日,著名的高山鐵路「青藏鐵路」通車了,從前西藏建設少,不容易進入,就說中國沒建設,當地經濟落後、貧困,有了鐵路等基礎建設,竟又說成是「破壞文化」。
至於流亡政府裡的高官全是達賴的親戚,沒有人探討;抨擊中國對西藏的管制「人權」差,卻對流亡當局之前數百年的「農奴制度」──涉及的人權裝聾作啞。
接在李登輝之後,達賴喇嘛亦將於11月再次踏訪日本。日前台灣立委高金素梅在日本向靖國神社抗議,街上眾多日本右翼團體舉著西藏雪山獅子旗和日本國旗狠狠地嗆高金。這樣,藏獨和日本右翼的目的和關係就很清楚了。

四、日本有愛奴族、琉球人問題

疆獨、台獨、藏獨三者中,疆獨是日本的新歡,台獨是老部下,藏獨則算是老搭檔,其中日本使力最深、經營最久的是台獨,也較為一般人了解。而疆獨、藏獨屬中國的少數民族問題,近年日本才加大力道。
日媒專欄在分析時,均刻意強調維族、藏族的「抗拒漢化」,那麼,中國大陸政府到底有沒有在少數民族推行「漢化」呢?這必須客觀、深入探究。大體上,文革之後,大陸恢復了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在新疆、西藏做了很多基礎建設和投資,力求「各民族平等」。民族問題是很複雜、微妙而脆弱的,維護難、破壞易,日媒則專挑維、藏抗拒的一面,說「古今、東西方,多數者對少數者的心情都漫不經心、不在乎」,批「漢人沙文主義」,如果「漢人沙文主義」可議,那麼難到日本沒有「大和民族(大日本)沙文主義」,姑且不論二戰前的對外侵略,光看看愛奴族、琉球人的境遇即可明白。

甲、愛奴族的次等國民待遇

從兩萬年前的舊時器時代,愛奴族(日本北海道的原住民、少數民族)就生活在北海道(現今有24000人),13〜14世紀間形成獨特的愛奴文化;15世紀一小部分做生意的日本人來到北海道南部居住,江戶時代那裡設松前藩,慢慢佔領、併吞整個北海道。
1850年代,日俄談判國界,日本當局利用愛奴人的「居住權」,主張「領土權」及於北海道的周邊(換言之,突然將愛奴族當成自古即是日本國民,以作為其居住區域是日本領土的理論依據)。然而,1871年,戶籍法正式把愛奴人編為國民時,竟輕蔑地稱愛奴族為「舊土人」──有別於一般日本國民的特別戶籍。當時需要開發的北海道,授予北海道國民土地的土地制度,將愛奴人排除在外。政府更視愛奴文化為「未開化(落後、野蠻)」,以罰則禁止愛奴文化,並進行強制的同化政策。明治時代很多日本人自本州遷居到北海道,日本政府限制支撐愛奴族傳統生活的狩獵、漁撈和使用愛奴語,使得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所產生根深蒂固對愛奴人的歧視和差別待遇的結構,迄今仍存在於日本社會。就算是戰後,愛奴人的就業還是有差別待遇。
1986年10月,當時的中曾根康弘首相發言說「日本是單一民族」,2008年9月,右翼色彩濃厚的前國土交通相中山成彬(也當過文部科學相,即教育部長)也說「日本是單一民族」,完全無視愛奴族的存在。
直到2007年9月,聯合國通過「關於原住民族權利的聯合國宣言」,日本政府才開始回過頭來注意愛奴族的問題。今年7月30日,日本政府的「關於愛奴政策有識之士懇談會」提出報告,直陳「作為國家政策而推動近代化的結果,給予了愛奴文化嚴重的打擊」,建議應重新保護、振興愛奴文化,並教育日本國民了解。就一個自詡自由、民主、法治、講人權的先進國家,這是不是來得太遲了!

乙、琉球人的悲哀

現今日本的沖繩縣,原先居住的是琉球人――跟大和民族沒有血緣關係而道地、傳統、正港的琉球人,並非日本併吞琉球後,由日本本土移入的沖繩人。
琉球原本是個獨立的國家,即使17世紀遭薩摩武士侵略,仍表面上勉力維持著獨立的「琉球王國」,以及跟中國的朝貢與冊封關係,日本明治維新政府開展後不久,其對外擴張的第一步即是在1872年廢掉「琉球王國」,設琉球藩,1879年再改成琉球縣,這就是琉球「外來政權」的起始。自此,琉球人也被皇民化、大加利用。
可是,二次大戰末期,日本軍閥半個多世紀來窮兵黷武的罪惡,竟由無辜的琉球居民先代為受懲罰――琉球成為「防衛日本本土」而唯一遭到盟軍登陸(1945.3.26),並進行慘烈地面作戰的地方。更悲哀的是,當時的沖繩司令官石井虎雄基於沖繩曾是獨立的琉球王國,認為沖繩人(琉球人)對琉球王國有忠誠心,而極端缺乏對天皇的忠誠,不像日本其他府縣的人那樣,「為國奉獻生命」的氣概薄弱,於是嚴密監視。很多不太會講日語的琉球人,被日軍當成「spy」而殺掉。
那時的琉球旋即化為焦土,平民傷亡的人數,比美軍和日軍加起來的總和還多,有一部分甚且是被日軍強迫「集體自殺」。戰後琉球曾由美軍託管了27年,接著,一紙「美日共同宣言」,違反了當初「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裡,關於日本領土僅限於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島的決議,美國又將琉球歸還給日本,琉球人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聲音,根本發不出來。迄今琉球(沖繩)的國民所得、升學率、儲蓄率仍舊是全日本最低的;在「美日安保條約」中,日本需要美軍駐防,而絕大多數的美軍及其軍事設施又是配置在沖繩(琉球),這對琉球人公平嗎?
回到原題,關於疆獨、台獨、藏獨與日本,可以說,當前是日本政府間接大開方便之門,幕後運作,而由「民間」的名義協助串聯疆獨、台獨、藏獨。日媒在講疆獨、台獨、藏獨時都一副理直氣壯的批評中國,諷刺中國揭櫫的「各民族平等」是假的、表裡不一,如果外國也倡導、支持愛奴族或琉球人獨立,日本人、特別是右翼會做何感想?還能保持其一貫自吹的「人權」、「民主」?日媒一味地批評中國大陸對少數民族的「同化政策」,卻不知本身對非大和民族──愛奴族、琉球人,無視其存在和歧視得更過分呢!

【註1】「世界維吾爾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為流亡維吾爾人組織,總 部設在德國。
【註2】熱比婭2007年11月曾由國際特赦組織日本分部邀請,到日本8個城市,演講「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實情」。【註3】李中邦〈日本右翼女學者大扣馬英九「反日親中」帽子〉,『日本如何做兩岸間的第三者』,台北,2006年8月,頁139。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台獨與日本右翼相同的意識形態和作風

台獨派在台灣是少數,岀了台灣,不算大陸13億多人口,只算海外華人,也是非台獨者居多,但獨派盛氣凌人,凝結力強,在台灣島內行事猶如多數。而國際社會,除了小部分喜歡分裂中國、給中國難看或愛看中國好戲的黨派、團體會跟獨派打交道外,絕大多數國家、機構、團體是沒有跟台灣獨派來往的。
日本右翼在日本政治勢力頗大,由於他們過分追求日本的國家利益、尊榮,非但否認日本戰前的侵略行為、大屠殺、強擄人伕、從軍慰安婦等一切暴行,還反過來辯解、美化侵略戰爭,因此,在國際社會,尤其是亞洲,除了部分受右翼機構資助或有利害關係的國家、團體會與之來往外,大部分亦是不討好,以致日本右翼也不受歡迎。

日右翼操作的影印機

不過,台灣獨派與日本右翼倒是如膠似漆的盟友,一直旅居日本的台獨大老金美齡曾抱怨,外界講獨派,都是和日本右翼如何如何,但問題是,台灣獨派與日本右翼互為堅強的盟友是鐵的事實,外界並未說錯。日本介入他國政治喜歡用美詞掩飾,如:清末欲使朝鮮斷絕與中國的宗主關係,甚至謀求日後的併吞,政府和當時民間輿論界、教育界的巨頭――日本「脫亞入歐」論及軍國主義的鼻祖福澤諭吉便資助朝鮮境內所謂「開化派」的人士,成立親日的「獨立黨」;現今日本右派希望台灣和大陸分離,變成「反中親日」的「國家」,就支持台灣的「獨立派」,這是日本慣用的手法。
台灣獨派「反中親日」,日本右翼「反中友台」,兩者意識形態很合拍。但說台灣獨派與日本右翼互為盟友,恐怕有點抬舉了獨派,其實是日本右翼指揮獨派。台灣獨派的言論彷彿是日本右翼操作的影印機,日本右翼大老、學者、軍事專家對中國大陸、台灣政治的批評,『自由時報』之類的媒體都會立刻報導、轉述,獨派出版社,大量翻譯日本右翼的著作,仿效為本身的立論基礎。

主張台獨有「免罪金牌」!

台獨不僅意識、想法、論點copy日本右翼,連作風也很像。日本右翼從戰前打著「擁護體制(體制護持)」、「國家主義」、「尊崇天皇(天皇絕對)」的理由,就可以狙殺首相、發動政變;戰後,即便日本宣稱已成為法治國家,右翼依然膽敢刺殺議員、發恐嚇信、攻擊企業、攻擊使館、放火燒(立場不同的)國會議員的住宅等等。
回過來看台灣獨派,不遑多讓。只要贊成台獨,就好像有了「免罪金牌」,愛怎樣就怎樣――「打人有理」,2008年10月22日,以學者身分來台參加學術活動的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孔廟遭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率眾追打,先生是大陸復旦大學法學博士的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居然振振有詞說「這種人是敵人,沒人會對敵人客氣」。接著,11月上旬,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口稱「自由」、「民主」,但其率領的群眾就可以「堵人有理」、「對人吐口水有理(對台中市長胡志強)」、「襲擊(扯髮、拍打)央視女主播有理」!

挺獨?挺扁?還是挺貪?

針對陳雲林,進行暴力抗議、對人吐口水的群眾,他們是在「維護台灣的主權」?還是在固守日本留下來分離兩岸的「使命」?――日本現在就侵佔了釣魚台,傷害到台灣的領土主權,為何不見他們嗆聲?而陳雲林只是來談經濟議題、簽經貿協議,未碰任何涉及政治、主權的議題,他們卻卯起來「堵路」、「圍城」?
迄今,陳水扁家族收錢、搬錢、洗錢、藏珠寶,只要陳水扁及其家人聲稱那是為了台灣獨立建國,獨派仍會有一票人,包括法界知名人士繼續相挺,令人分不清楚他們到底是在挺獨?挺扁?還是挺貪?假如只要陳水扁口頌台獨話語,他及其家人一切「拼家庭經濟」的行為,獨派皆可使之「除罪化」、「合理化」,甚至模仿日本右翼美化侵略戰爭(「解放亞洲」、「大東亞共榮」……等等)那樣,美化成「是為獨立建國」,那不就是再加一條――「貪腐有理」嗎?
台灣獨派開口閉口說大陸官員、人民是「共匪」――學他們最討厭的蔣介石時代的叫法。當今,全世界大概僅存這些人如此稱大陸人吧!這猶如在跟依舊用戰前歧視用語「支那人」稱中國人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相唱和。
此地有線電視的電影台,播放過好多次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大敵當前》,故事是描寫二次大戰攸關蘇聯存亡、長達6個月的蘇、德史達林格勒攻防戰中,一位來自烏拉山、跟隨祖父學過打獵的青年士兵瓦西里•柴瑟夫,憑著高超、神準的射擊技巧游擊狙殺敵人,造成武器精良的德軍困惱,最後甚至把德國專程送來對付他的陸軍上校、射擊學校校長給除掉。提這部電影的意思是,連好萊塢演藝圈都懂得欣賞昔日敵人、對手的英雄及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本地的獨派竟還在奉行日本右翼交付的「使命」,再拿幾十年前蔣介石時代所用的陳腐意識、名詞來醜化、污衊中國人、大陸人,其思想、層次之落後,心胸之狹窄由此可知。

高下分明,但日本陰影猶在

舉幾個對比事例:
2008年8月,當北京在舉辦史上規模最大,204個國家、地區參加,美日等80多國領導人赴會的奧運時,台灣民進黨立委帶頭吵奧運棒球賽程是否被整(事後證明是烏龍一場,除日本隊運氣好之外,其他6國參賽隊伍均有跟中華隊相似的賽程),蔡英文不倫不類地拿北京奧運比喻希特勒的柏林奧運,陳水扁爆海外洗錢案。
2008年9月,當中國神州7號太空船完成太空漫步實驗任務,已卸任的總統陳水扁在嚷嚷台灣人的總統被欺負。
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2008年9月在沖繩說「釣魚台是日本的」;翌月的10月14日中國從俄羅斯手裡收回黑龍江黑瞎子島領土。
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生金融海嘯,美國前後任總統(小)布希、歐巴馬籲請胡錦濤、溫家寶幫忙時,獨派民眾只會在台北街頭堵陳雲林的去路,或者一味機械式的反對任何兩岸改善關係的政策。
看看兩岸政治人物發言、工作的內容,是不是高下立刻分明? 只可惜,此地的獨派民眾接收獨派政客、媒體錯誤、扭曲,經過加工、炒作的資訊而信以為真,眼界被遮擋了、世界被限縮了,他們無法摘下帶有色彩的眼光平心靜氣的去認識現在的中國,卻隨著政客的鼓動起舞。而獨派政客則是仰承自日據時代及現代右翼洗腦的餘緒。台灣人民如果無法認清這一點,日本陰影一直會投射在兩岸關係上。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沒有阿扁弊案 只有阿九親中全紀錄

正當北京奧運賽程熱鬧進行之際,8月14日,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在無法再否認、紙包不住火的情況下召開記者會,坦承在海外有帳戶,立刻引燃此地關於扁家海外洗錢案的大新聞。然而,以前很捧、很袒護阿扁,特別是其「反中親日」言行的日本媒體,這回竟彷彿是換個方式繼續挺扁一般,變得非常沉默。

蜻蜓點水扁案

日本全國性媒體,『產經新聞』、『朝日新聞』僅報了一天就打住,『日本經濟新聞』隔了幾天8月19日才草草記述阿扁記者會上的說辭,謂會搖撼在野黨。最絕的是全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8月16日很簡單的報陳水扁、吳淑珍承認「選舉資金約2000萬美元存入海外帳戶,沒有申報」,而脫離民進黨。略掉不提這是「艾格蒙聯盟」提供資料及瑞士聯邦法院行文來台引爆的案子,直接就說執政黨國民黨「追究(陳水扁家)海外洗錢」。後來這件在台灣佔盡媒體版面的大事,日本媒體幾乎沒有再提。當然,後來此案的發展,陳水扁拔擢的調查局長葉盛茂,將國際組織關於扁家海外洗錢的公文資料送交當事人陳水扁,吳淑珍連續17次不出庭應訊等情節,日本讀者是完全不知道的,如果是『讀賣新聞』的讀者,很可能會認為該案是國民黨的政治報復哩!
之前,從2007年2月日媒追報馬英九市長特別費案到三審定讞,可是鉅細靡遺,篇幅密集、詳細,論斷且多引自民進黨,跟此地的獨派心情一樣,一副想盡辦法入罪、斷其政治生路而後快的態勢。如今對阿扁國務機要費案、洗錢案的「語焉不詳」,真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日媒不報?「緬懷」阿扁的「反中、親日、台獨」,所以用「不報」、「小報」、「選擇性的報」續挺?還是覺得很糗,以前那麼捧的人,原來操守不乾淨,看走眼了?這只有日本報社及選材記者自己才知道。如果標榜清廉的日本政壇領袖在海外有秘密帳戶、公帑私用、涉嫌洗錢、情治高官員將相關資料給政治領袖當事人會是何等嚴重的事情呢?
相對於不報扁案,日媒現在對馬英九政府的大陸政策倒是再度「鉅細靡遺」,一件一件紀錄,下面就以『讀賣新聞』為例,看看它們是怎麼報的,推敲其用詞有什麼特殊意函。

注視「一個中國」實驗

6月27日,「台灣當局」(26日)解禁了新台幣兌換人民幣(2005年起僅限定在「小三通」的金門、馬祖試辦)。馬英九國民黨政府5月登場,就逐次推動解除對中國經濟的限制。
7月1日,間隔了3年,行政院新聞局6月30日同意大陸「人民日報」、「新華社」派駐記者在台採訪,也解除了大陸地方性媒體派員在台採訪的禁令;陳水扁前民進黨政府,2005年4月,對「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以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無視台灣反對該法律的民意,並做歪曲的報導」等理由,禁止其在台灣採訪。
7月4日,台灣解除對大陸觀光客的限制,兩岸直航班機啟航。日本駐台記者即先深入民間試探溫度,注意到台灣確實歡迎大陸money,南投縣信義鄉的土產店有著「熱烈歡迎大陸同胞」的標語和象徵兩岸友好的蔣介石、毛澤東並列肖像;日月潭不少旅館為了招攬陸客,正在擴建、改建房舍;各地方市街,大陸不喜歡的「法輪功」招牌收起來;觀光局網站給大陸人查閱的解說、指引,採用「簡體字」、首頁不上中華民國國旗等。此前大陸人來台,多為學術交流、經第三國的旅遊,限制嚴格,現今馬政府希望一年接受110萬大陸觀光客,締造600億台幣的商機。可是,民進黨批評「大量接受(大陸)觀光客會造成治安、衛生問題」,間諜等安全上亦有顧慮,受惠的僅是部分旅遊業者。最後結語:「一個中國」的同胞意識會不會增強,這項實驗剛開始。

習慣藉民進黨之口

8月16日,報(15日)外交部宣佈將調整過去以「主權國家」加入聯合國的外交方針,不拘泥於用「中華民國」或「台灣」的名稱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等聯合國專門機構作觀察員;參加奧運的「中華台北」亦可考慮;馬英九政府認為「過去強調主權的方式使兩岸關係惡化,結果反而造成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變狹窄」,要改採「彈性、穩健且務實的」途徑。這是5月上台的「與中國和睦派」馬英九國民黨政府,顧慮大陸對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要求是「獨立的動作」會反彈,而變更的措施;簡述台灣(中華民國)1971年就「一個中國」跟中國大陸爭聯合國的代表權落敗,退出聯合國。前國民黨政府,從1993年起,透過邦交國以「中華民國」的名義活動重返聯合國。之後,2000年傾向獨立的陳水扁民進黨政府登場,2007年以「台灣」的名義向聯合國申請新加入聯合國。 民進黨痛批馬政府是「滅國的第一步」、「傷了台灣人民的心的作法。不是國家的話,也就不需要外交了」。
8月17日,馬英九政府決定接受2005年中國大陸擬贈送給台灣的兩隻大熊貓「團團」、「圓圓」;陳水扁政府2006年因「警戒中國的統一攻勢」,以限制國際交易稀有動物的華盛頓條約等理由,拒絕接受。馬英九是「與中國和睦派」,所以肯接受台灣居民也很歡迎的大熊貓,「提高兩岸和睦的氣氛」。

軋一腳嗆馬

8月21日,「823砲戰」50周年前夕, 聯繫金門和大陸廈門50分鐘航程的渡輪上,台籍旅客客滿,7月有43200名台灣人經此路線進入廈門,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成;馬政府6月擴大「小三通」,計畫興建連接金門和廈門的大橋,甚至研究鋪設從廈門供水的水管、兩地的海底隧道。國民黨主席吳伯雄8月18日說「要將金門從最前線的戰場,變成連接兩岸的場所」,經過了半個世紀,蔣介石時代「反攻大陸」的基地,似乎成了象徵和睦的地方。
8月30日台灣獨派發起馬政府上台百日「嗆馬遊行」。這之前的兩天,28日,『讀賣新聞』藉著預告遊行,也湊熱鬧,大篇幅用獨派、民進黨的口吻和立場,從經濟、內政到外交,一一奚落馬政府的「親中政策」。當選前,馬英九訴求「跟大陸和解,擴大兩岸經濟交流,經濟馬上就會變好」於是高票當選,可是,7月雖開放了陸客來台,卻因油價飆漲、物價上揚,經濟狀況讓民眾有很大的失望感。民進黨批「和中國交流,經濟並未好轉」、「輕視台灣主權」;引述淡江大學教授施正鋒的話「升高對中國的依賴度,擔心中國順勢反擊」,並指出兩岸對話,會朝對中國較有利的方向演進。
在北京奧運期間,馬總統對大陸的少數民族問題、人權問題保持沉默(言外之意,是要跟日歐美採同一抨擊口徑才是正確?才是夥伴?)。6月,天安門事件19年紀念也不像過去那樣嚴厲地批評其人權。陳前總統,批判大陸增加部署射向台灣的飛彈,而馬英九節制不說「中國的軍事威脅」。外交上,8月岀訪中南美,往返雖然皆經過美國,顧慮會刺激中國而低調結束行程,跟李登輝、陳水扁政府利用訪美機會,對有軍事作後盾的美國輿論訴求「台灣主權」大大不同。內政上,馬政府把公營企業「台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等,將陳前政府推動的「台灣本土化」政策減速。可是,弱化了獨立傾向,就會有利於中國的統一攻勢,這種憂慮正在擴散。
最令人驚訝的是,該文論說,馬英九當總統前就有一部分人擔心馬「反日」,而6月在釣魚台「(日本)領海」發生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撞沉台灣海釣船,馬政府採強硬態度,台日關係惡化,因台灣居民大都對日本有好感,所以這也是馬的民調支持率下跌的原因之一。――難道台灣政府、居民得像獨派那樣,任令日本侵占台灣的釣魚台、撞翻船隻也不說話才是對日友好的表現?這樣的講法實在是「吃人夠夠」。馬民調下跌跟釣魚台事件有關?如果真有關係,應該是馬政府還不夠能幹,未將屬於台灣的釣魚台爭取回來。
9月2日,引1日『中國時報』說馬為了釋出更多改善兩岸關係的善意,凍結研發射程可到達上海的「雄風2E型」巡弋飛彈,但繼續量產射不到上海的短距離飛彈;陳水扁前民進黨政府為了嚇阻中國,投下資源、資金努開發「雄風2E型」。記述馬的幹部表示「反對升高戰爭的危險」。

有「公式」可尋

9月4日,馬英九(3日)接受墨西哥報紙訪問時說,「兩岸是一種特殊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一點很重要」;「1992年雙方接受了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就一個中國的解釋不同」,明確否定了「兩個中國」。這改變了表示兩岸是「兩國」的李登輝、陳水扁政府以來的政策,「對中和睦派的馬總統」有意加速拉近兩岸關係。
將這些報導集合起來,不難嗅出其中的「公式」――先敘述現在的新政策和作法,強調「馬英九國民黨政府」是「對中國和睦派」,之後再用李登輝、陳水扁前政府的作法來比較,或是引用民進黨的批評,技巧地把「昨是今非」的感覺傳遞給讀者,而且話中有話。可以確定:日本欲阻擾兩岸關係發展,不曾因時空背景變化而收手。
9月12日『產經新聞』網站報內定為駐日代表的馮寄台去參觀日據時代技師八田與一指揮興建的台南縣烏山頭水壩一事,記載了馮所透露馬總統的指示「赴日前,必須先理解台灣人對日本的特殊感情」。卻不忘「二分法分化」台灣的基本動作,最後補上一句「馮是馬的親信、大陸籍(外省人),沒有對日關係的經驗」。
9月19日,馬英九在台北賓館會見日本媒體駐台記者,馮寄台作陪,就釣魚台問題,表示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而鑑於中國大陸、日本亦主張「領有權」,呼籲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釣魚台海域資源。馬英九還表示台灣和日本「雖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實質關係密切」,雙方是「特別的夥伴關係」,願意強化實務層次的台日關係;「由於漁業問題未解決,台灣漁船也不會停止前往釣魚台附近海域捕魚,就很容易引起糾紛」,訴求解決捕魚水域問題,重開民間漁業協議。馬英九也就日方憂慮的兩岸關係改善說明,「兩岸緩和緊張關係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不用擔心台灣海峽發生戰爭」。這次日媒的報導儘管沒有藉民進黨之口批馬,但仍重提6月的釣魚台事件,馬政府一度對日強硬的經過。
日本自詡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家,但關於台灣,從陳水扁弊案到兩岸關係,其保守派媒體竟基於分割台灣和大陸的主觀意圖,頂著「言論自由」的桂冠,極力技巧地濫用「言論自由」裡面「選擇性」的自由,及憑「主觀好惡」撰寫、論斷的自由,是不是呢? 而由日媒報導的重點擺在馬政府與大陸方面的互動,亦可確知,日本非常在意、敏感台灣與大陸拉近關係,至於纏著陳水扁的弊案及屢被陳水扁亂放炮拖下水的李登輝部分,就顧念他們是「親日反中」的看板人物,以「不報」來為其「遮羞」吧!